圖集
測驗
「老師,我家子涵怎麼了」刷爆全網,「子涵體」走紅引發網絡狂歡
2023/12/12

Hello,大家好,我是豆芽媽媽。

最近「我家子涵」被網友玩壞了,「子涵梗」爆火,「子涵媽媽」可謂顏面掃地,隨著被網友們一遍遍cue到,估計也是被嚇得一身冷汗。

子涵體子涵梗究竟是個什麼東東,能夠引發一場「網絡狂歡」,這還得從一個小故事說起。

「子涵媽媽」怒斥幼兒園老師:蚊子為何只咬我家孩子?

本是一個很小的事件,卻因為一個「關心則亂」的家長,引發了一場啼笑皆非,甚至有些荒唐的「網絡事故」。

原來這位叫子涵媽媽的家長,接孩子放學回家后,發現寶貝孩子子涵居然被蚊子咬了一口,這可不得了。

于是她在幼兒園家長群里開始發飆,怒氣沖沖的質問老師:你們幼兒園就是這樣看孩子的?

并且直言:我們家子涵早上送去學校的時候還是好好的,放學回來發現在學校被蚊子咬了一口。

老師給予了耐心解釋:幼兒園每周都進行殺蟲的,但是不能保證蚊子能完全被滅掉。再說,夏天被蚊子咬一口也是正常的啊

子涵媽媽再度犀利發問:那為什麼沒有咬別的小朋友?

此話一出,沒等老師回答,直接炸出群里一群「zi han」媽媽們前來抱打不平。

紫涵媽媽說:天菩薩呦,小孩被蚊子咬一口就這麼大陣仗興師問罪。

梓涵媽媽說:你家孩子在家就沒有被蚊子咬過?

可謂一言激起千層浪。

因為老師把這張聊天記錄發到了網上,于是評論區里也是炸開了鍋。

無數個「子涵媽媽」浮出了水面,紛紛留言調侃。

「我們家子涵怎麼背對著講台?」

「我們家子涵怎麼坐在最后面?」

「我們家子涵怎麼雞腿比別人的小?」

「我們家子涵怎麼拍照只露半張臉?」

還沒完,「子涵媽媽」事件一出,社交媒體和網絡上各種跟風接梗的段子接踵而至,被網友惡搞造句,簡直被玩壞了。

「子涵」一夜成名,不知道真正的子涵媽媽看到,被網友一次次cue到,會不會嚇得一身冷汗,后悔不迭。

「子涵體」走紅,背后原因讓人深思

「子涵體」的走紅,絕不是一群人的狂歡,那般簡單。

對于這個熱梗爆火的現象,很多老師直言是:網友看樂子,老師照鏡子。

其實,何止是老師照鏡子,真正該照鏡子是家長。

面對這場話語狂歡,有類似行為的家長應該有所反思,是否情緒不穩定,遇事則亂,容易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?

首先,家長不該管的太多,要充分信任老師和學校。

既然把孩子送到這所學校,交到老師手里。就要相信老師能夠好好的照顧孩子,而不是將手伸得過長。

經常有家長會舉報老師,有的認為老師管教太嚴、吵孩子幾句、罰站,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,屬于體罰行為;

有的會認為老師「品行不端」,穿的衣服過于暴露了,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;

甚至還有家長看到老師朋友圈發「吃喝玩樂」的照片,要求刪除,認為老師過于重視娛樂,會帶跑偏孩子。

現在很多老師真是怕家長,唯恐一句話說不對,就傷害到孩子,受到家長的不滿。

因此很多老師也對孩子要求相對寬松很多,不想寫作業,沒事,只要家長同意都行。

嚴師出高徒。只有老師真正行駛老師的責任,嚴格管教孩子,孩子在學校的每分每秒才會特別有價值。

其次,家長不能玻璃心,過度保護孩子。

現在每家都是一兩個孩子,比較嬌貴,家長對孩子保護欲過剩,唯恐孩子受到傷害。

其實,不是孩子不強大,而是家長認為孩子弱小。在養育孩子方面,家長不能過于玻璃心。生怕對孩子保護不到位,其實不信任孩子的表現。

家長只有充分放手,相信孩子、信任老師,孩子內心才會更加強大,更加自主、獨立,而不是成為一個遇到就找媽的」媽寶「。

只有放下對孩子的過度掌控欲,尊重個體的差異,不用過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,遇事商量、找到對策,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。

最后,養育孩子不用過于」精細「。

我發現,身邊一些活潑健康不愛生病的孩子,往往都有一個」神經大條「的媽,玩你玩沙子、在地上爬著隨便玩,無拘無束、隨心所欲。

反觀那些隨著拿著消毒液、濕巾,孩子碰點東西就要趕緊消毒,想讓孩子生活在無菌環境里,其實孩子自己的免疫力沒有得到鍛煉強化,反而在自由探索中被家長一次次的打斷,而造成性格偏執、專注力不足。

10后爆款名字「子涵」刷屏、熱度不褪

說起子涵這個名字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尤其是80后、90后的年輕人,給自己的娃起名字,特別偏愛這兩個字的組合。

據統計,2023年光武漢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新生入學分別就有18和12個名叫子涵的名字。

可見其受歡迎程度。

有段子說,新生開學,老師打開花名冊一看,都是子涵,什麼子涵、梓涵、紫涵、子寒、子晗真是傻傻分不清楚。

尤其」梓涵「這個名字,10后出生的寶寶起名居多,也是到了爛大街的程度。

如此爆款名字,究其原因,無非一是好讀,讀起來抑揚頓挫、朗朗上口;

二是好看,兩個字組合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很有學問的樣子;三是寓意好,但看字形、有木有水,五行缺不缺的,都愛用這兩個字,暗示木秀于林、水波澤被。

其實每一代名字都有每一代的特點,也許和時代背景、國家大環境有關,也許和區域特色相關,也許和流行文化和人物的審美認知而有所偏向。

如今,子涵又一次爆火,帶給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料。

談笑過后,你又什麼看法和感受?
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